Wutopia Lab |【上海书城】书店拯救计划 致那些“不看书的人”

行业
26247
发布时间:2024-02-07 08:44:28

| 挑战 |

“忠实在艺术中就像在感情中一样难以捉摸。”  

03_街景,湖北路汉口路看上海书城,白天 Street view from Hankou Road and Hubei Road © CreatAR Images.jpg

  最大的挑战是对抗被美化的记忆  

2021年底,上海书城以一系列活动来宣告闭店装修。甚至被某些自媒体误解成永久歇业。于是大量的读者涌入书城凭吊。在回忆中,那个在互联网冲击下不可避免走向衰败的中国第一个一站式的书籍销售综合体的窘境则被忽视了。取而代之的是被美化、升华和崇高的集体记忆。集体记忆会扭曲改写这个项目的真实形态,甚至促使他们不信任任何未来的改造。是的,建筑师最大的挑战就是被美化的集体记忆。

06_鸟瞰,上海书城 Birdview © CreatAR Images.jpg

  造城的条件  

在这次升级装修中,98年建成的书城要按照最新的消防规范验收。所以要增加疏散楼梯的数量和宽度、调整位置,要升级和增加喷淋以及消防卷帘的数量。


在这次升级装修中,变动结构不能超过结构总量的10%。书店原始外轮廓线不可以被改变。1.2万平方米的书城不能增加面积,当然业主也不允许减少面积。而原来的地下室也不再属于书城所有了。


在这次升级装修中,需要引入和书城不违和的商业业态来平衡书城的经营成本,同时不能破坏书城的氛围。


上海书城要通过这次升级装修在保证经营效益的同时继续成为上海文化地标,并且复兴作为“文化一条街”的福州路。


  造城从书山开始  

对曾经每个月都会有一天从军工路换乘两次公交车到新开河的外滩,然后步行到福州路,在各家书店盘桓的我而言,福州路的意义比南京路重要。但当福州路变成单向双车道后,它原本狭窄的人行道就失去了步行的趣味。


07_福州路上的上海书城主入口 Main entrance on Fuzhou Road © CreatAR Images.jpg

整个福州路的基调是灰色的,我希望用一个跳色去强化书山的意向。当查阅资料得知原址旧建筑曾经是地下党的情报站后,我就决定用红色。红色的书山成为人行视线中的第一个节点。由此通过自动扶梯进入作为垂直城市的书城。

9_书山的阅读 Reading on book mountain © CreatAR Images.jpg

10_书山的台阶 Steps of book mountain  © CreatAR Images.jpg

三个中庭分别是书城这个城市的广场,礼堂和剧院。围绕这三个节点,城市在2到7层的垂直高度展开。首先沿着自动扶梯延伸形成街道,街心花园,院落以及建筑。自动扶梯每两层错位布置而将街道的触角尽可能地深入到建筑的内部。最后汇合在每两层城市的中心——中庭。

03_侧剖面和三个中庭 Section and Three Atriums © Wutopia Lab.jpg

  书架即立面  

我是用一万米长的书架来造这个城的立面的。因为书城失去了地下一层,也失去了原来的书库。书城在新增了疏散楼梯,卫生间以及设备用房、同时还要保证书店面积和商业面积的前提下无法再在楼上提供书库,所以我决定让书全部上书架。书架的2-6层是取阅区,1层和7层是存书区,8层作用是存书和封面展示。两层中庭高书架的作用就是展示。这样连续的书架设计不仅放满了47万册书,超过书库规定的40万册容量,还构成了书城街道上连续的书的立面。在书城营业前的媒体开放日,一位记者对我说,连绵不断的书让她觉得仿佛鱼在大海中游泳。

04_书架设计 Bookshelves© Wutopia Lab.jpg

19_书屋(黑色)中的书架 black book house © CreatAR Images.jpg

20_书屋的门与窗 doors and windows of book houses © CreatAR Images.jpg

21_书屋看中庭 book house © CreatAR Images.jpg

22_书屋之间的过道 Corridor between book houses © CreatAR Images.jpg

| 以书为上海 |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卞之琳《断章》 

35_主立面夜景,局部 Facade details © CreatAR Images.jpg

24_福州路上的残疾人坡道Disabled Ramps on Fuzhou Road © CreatAR Images.jpg

  克里斯托弗般的包裹  

我没有改变作为书城轮廓线的气候边界。我最后用穿孔铝板包裹了书城的原立面。一并把那些因为为避免穿洞而超过10%结构变动,不得不安置在外墙外的管道遮盖起来。原来抽象、无语义的立面就相当于给那些不爱读书的人设了一道门槛,而将他们拒之门外。


我希望书城可以被阅读,我用象征主义的方法来创造立面,书城的外观是由无数册书脊堆叠形成的,书脊里面的纹路构成了最能代表上海的一种经典的现代化象征——“万家灯火”。你能够在这个图案里面隐约地阅读出浦江两岸的变化。过去的外滩和代表现在的“上海三件套”和东方明珠,以及更远的能代表未来上海的想象。“建筑可阅读”②是互联网时代一个不可避免的需求,我们需要隐喻,象征以及各种各样的符号,但又不能堆砌,所以我在上海书城创造了一种有分寸的、抽象的具象来提供各种阅读的可能性和想象。

07_穿孔铝板幕墙生成过程 Perforated Aluminium Curtain Wall Generating process © Wutopia Lab .png

  还  是  10%  

五楼中庭有根梁,如果拆除它就会超过10%的结构变动。于是我把它变成了一个天桥。我站在这个天桥上放眼望过层层叠叠的城市楼宇,隐约可以触及我设计的,在南京东路上即将落成的,沈大成楼上的春申好市。我想起了年少时,我背着一大堆书,在沈大成心满意足地吃碗馄饨,然后回家。天桥一侧有个书屋,透过中庭的大玻璃窗,再穿过书屋的小窗子,是我作为一个路人可以想象的一幅窗前读书的图景,是我年轻时去工人新村找同学时看见的那个挥之不去的图景。是的,回忆总是美好的,我是用个人记忆在抵抗集体记忆的影响。

30_4&5F礼堂中庭的天桥 Overbridge in Atrium of Auditorium © CreatAR Images.jpg

31_主立面夜景,福州路视角 Night view of facade on Fuzhou Road 03 © CreatAR Images.jpg

那天,我站在即将落成的工作室新作——南京东路的春申好市屋顶看着最靓的书城,想起有人把它称为奢侈品店,但有趣的点在于,奢侈品店的立面单方造价起码都是书城的4倍以上,却做不到书城的质感,这样看来消费主义的奢侈的确是一种虚假的幻影,相比而言,书本所蕴含的知识才是真正意义的奢侈品。


  马赛克史诗  

在升级后的上海书城里,你会看到原来书城立面上的浮雕被保存在书山的背后C位。也会在疏散楼梯间看到被镜框保护的98年的一根大理石柱子,那是工人无意中将自然花纹拼出一个人像而成为书城的一个传说。不同人不同的记忆在这里保留或者重新组装,过去从未被忽视而是在当下或者不远的未来继续影响我们。

33_原立面保留的石材浮雕 reserved stele from old facade © CreatAR.jpg

34_消防楼梯间的保留大理石柱子Resersed Marble Columns © CreatAR Images.jpg

▎技术图纸

建设单位: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持建筑师:俞挺

后期项目经理:李灏

设计团队:李鹏,丰滋祥,张浩然,王秋砚,冯岩岩,张丹嫚,王磊,徐子杰

照明顾问:张宸露,尉诗羽 

材料顾问:丁叮,孙静

施工图设计:上海三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专业:祝宇梅、叶霞、张雨

机电专业:茅娅倩、王弈钦、徐智峰、刘宁、叶淋、石佳莹

景观设计:郑志成、王粲、郭雨琪、张晋

幕墙深化单位:上海结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软装设计:迦睿建筑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标识单位:上海赛驰标识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摄影:CreatAR Images

出镜:陆琰

项目地址:中国,上海市,黄浦区

设计时间:2021.07至2022.07

主要材料:氟碳漆穿孔铝板,预制有机磨石,预制无机磨石,金贝大理石,玉石,镀铜不锈钢,夹丝玻璃,亚克力,防火板,微水泥,黑钛不锈钢,木纹转印定制书架